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助手  > 财经新闻  > 正文

首批科创板受理企业全景图 聚焦硬科技体现包容性

时间:2019-03-25   来源:中国证券报

资本市场新的主力军——科创板正式开门纳新。

3月22日晚,晶晨股份、和舰芯片、安翰科技、科前生物等9家公司成为首批科创板申报获受理企业,拟募资金额合计达109.88亿元。

综合来看,9家企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有3家;高端装备和生物医药各2家,新材料、新能源各1家。细数9家企业的“过人之处”:安翰科技2018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24.3%;晶晨股份累计获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39项,正在申请国内发明专利208项、海外专利41项;猪用疫苗龙头企业科前生物则拥有31项新兽药注册证书。也有部分企业净利润出现亏损、客户集中度过高等情形,仍获得受理,体现了科创板的不同之处。

受理只是科创板上市的第一步,9家企业到底谁能最终登上科创板仍未知晓。业内人士表示,首批受理企业名单体现了市场化、法制化及包容性,但更为关键的还是后续科创板市场化定价询价机制的实施操作,只有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定询价机制,才能充分保证科创板实现对科创企业的价值发现功能。

“科创”之科:主营业务主打“硬科技”

首批受理的9家企业基本符合科创企业的行业属性,它们并不一定为各自行业内最头部的企业,但均在“硬科技”领域具有核心技术,且体量适中,在研发上有持续投入。尤其以生物医疗、信息技术领域企业居多。

一位芯片领域投资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近几年商业资本对芯片企业是十分追捧的,对一些质地不错的芯片企业几近“疯狂”,但仅限于轻资产的芯片设计领域,“与重资产的芯片制造领域企业相比,投资芯片设计企业的风险还勉强能够承受”,但对于讲求规模效应、巨额投入的芯片制造领域,商业资本从来都很清醒,“就不是自己能玩得起的”。

科创板正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商业资本偏好的补充。以和舰芯片为例,招股书显示,公司最先进的芯片制程为28nm,2016-2018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78亿元、33.6亿元、36.9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49亿元、-12.67亿元、-26.0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亿元、7128.8万元、2992.72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58亿元、-296.22万元、-1.46亿元。

晶晨股份也属于芯片行业,公司主营多媒体智能终端SoC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芯片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机顶盒、智能电视和AI音视频系统终端等科技前沿领域,国内OTT机顶盒芯片零售公司市场市占率第一,占比达63%,运营商市场公司市占率第二。公司2016年至2018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5亿元、16.9亿元、23.6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01.65万元、7809.13万元、2.83亿元。公司本次拟IPO募资不超过15.14亿元,拟进行AI超高清音视频处理芯片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申万宏源电子行业分析师谈必成认为,芯片设计企业具有轻资产属性,具有小而美的特征,在各自细分领域都有一定的核心技术优势,在长期资本的支持下,比较容易实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在细分市场上形成突破,科创板在对芯片设计企业的支持方面也能与重点支持芯片制造、装备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形成了互补关系。

生物医药行业此次也有企业成为首批吃螃蟹者。兽用疫苗生产商科前生物2017年在国内非国家强制免疫兽用生物制品市场销售收入排名第二、在非国家强制免疫猪用生物制品市场销售收入排名第一。2016年至2018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3.9亿元、6.33亿元、7.3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6亿元、3.20亿元和3.89亿元,净利润率接近50%。

“科创”之创:研发实力决定成败

“总的来看,上述企业所处行业、公司规模、经营状况、发展阶段不尽相同,总体上具备一定的科创属性,体现了科创板发行上市条件的包容性。”上交所有关负责人说。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9家企业发现,2018年9家企业的研发投入合计超过11亿元,总体占营收比例略超10%。晶晨股份、睿创微纳、安翰科技三家企业最近三年的研发投入营收占比都在15%以上,尤其是安翰科技,最近三年的研发投入营收占比保持在20%以上,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高达29.5%、28.6%、24.3%,平均每年研发投入营收占比为27.47%。

安翰科技主营“磁控胶囊胃镜系统”机器人,即“胶囊胃镜”,是全球首家获得CFDA核发的“磁控胶囊胃镜系统”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公司,胶囊胃镜的出现极大改善了患者的依从性。安翰科技的盈利能力也十分可观,最近三年公司收入复合增长率达67.44%,毛利率分别为67.27%、74.30%、76.66%。

公司表示,正积极研发谋求产品升级,同时探索人工智能读片。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3387.73万元、4916.66万元和7844.81万元,金额逐年增长,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将投入人工智能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研发项目3.54亿元,以加强新产品开发和持续技术创新能力。

专注于红外热成像领域的睿创微纳最近三年的平均研发投入营收占比也高达21.3%。公司最核心的技术在于非制冷红外热成像芯片设计与制造技术。目前全球仅美国、法国、以色列和中国等少数国家掌握这一技术,公司在这一领域的突破,为实现我国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替代进口,打破国外封锁,实现自主可控做出突出贡献。公司拟登陆科创板募资4.5亿元,用于非制冷红外焦平面芯片技术改造及扩建项目、红外热成像终端应用产品开发及产业化项目以及睿创研究院建设项目,立志成为世界领先的红外成像解决方案提供商。

“科创”之新:标准体现包容性

从上市标准的选择来看,第一套“市值+净利润/收入”的上市标准更受企业青睐,睿创微纳、天奈科技、江苏北人、利元亨、安翰科技、科前生物6家公司选择了第一套上市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晶晨股份、容百科技、和舰芯片3家公司选择了“市值+收入”的第四套上市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

具体来说,两家芯片产业链公司———未盈利的和舰芯片和芯片设计企业晶晨股份选择了第四套上市标准。

和舰芯片在招股说明书中明确提示尚未盈利及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风险。主要原因是公司子公司厦门联芯前期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太大导致毛利率为负且需计提存货减值和预计负债所致。如果厦门联芯的产能利用率未能达到预期,可能导致公司未来一段时间仍不能盈利。

公司表示,尚未盈利主要由于折旧摊销金额较大和计提存货减值准备、预计负债,但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正,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为12.67亿元、29.13亿元和32.06亿元,经营活动持续的现金流入可以保障公司现有团队的稳定、引进科研技术人员、加大先进制程及特色制程技术的研发投入。但如果公司未来几年持续亏损,仍有可能影响公司团队稳定和人才引进,进而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介绍,9家企业预计市值平均为72.76亿元,扣除预计市值最大的1家后预计市值平均为59.35亿元。国金策略李立峰团队认为,首批受理企业规模、盈利状况整体较好,大部分盈利且有一定稳定性,少部分未采用盈利标准或未盈利,充分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优质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

“科创”之路:受理迈出第一步

需要指出的是,企业申请科创板被上交所受理只是迈出了发行上市的第一步。上交所受理后,20个工作日内将进行首轮问询,问询内容和回复将在网上同步披露。首轮问询后需要下一轮问询的,将在十个工作日内进行。

根据相关制度规定,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流程包括:申请、受理、审核、上市委员会会议审议、报送证监会、证监会注册、发行上市。最终是否能够上科创板还未确定。国金策略李立峰团队指出,从目前各方政策汇总的信息来看,程序的执行目标是在6个月内完成从申报到发行上市的全部工作。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认为,“在9家企业获得受理后,可充分发挥市场和媒体的监督功能,对于注册制的实现是好事。”他也建议,在提示风险和对科创企业投资价值发表意见方面,专业机构可以发挥更多功能。

付立春还表示,9家企业中,小企业多、分化大,营收20亿元以上的仅有3家,其他6家均小于10亿元,其中3家小于5亿元。有6家企业研发投入不足1亿元。“一些红筹独角兽企业、战略新兴产业龙头企业、硬核科技企业及其投行保荐机构应更加积极。如资产端无法匹配资金端,可能引发市场失衡。”付立春说。

付立春分析原因表示,科创板无论是政策的高度、推进的力度、还是落地的速度都超乎市场预期,也使得大家对科创板企业的质地有非常高的预期,也有很多科创企业可能还没来得及将科创板纳入资本市场相关规划,随着后续对科创板制度规则落实的充分了解,应该会有更多科创企业来申请。

相比于受理环节,付立春更为关心后续科创板市场化定价询价机制的实施细则和实践操作,“定询价整体来说比较关键,只有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定询价机制,才能充分保证科创板对科创企业的价值发现功能。”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则表示,只有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理念,只有坚持审核不对公司质量背书的注册制改革原则,才可能吸引更好的公司来科创板上市。